PET化纤废丝造粒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废弃PET纤维转化为再生颗粒的过程,广泛应用于纺织、包装等领域。
#工艺流程
1. **预处理**
- **撕碎破碎**:使用单轴撕碎机将长废丝剪切成短丝(10-30cm),再通过密室机二次破碎压实,解决纤维缠绕问题。
2. **熔融造粒**
- **物理法**:采用单螺杆挤出机(温度260-280℃,螺杆转速30-50r/min),配合液压换网器(换网时间0.4-1秒)过滤杂质,终水冷切粒。
- **化学法**:通过醇解、酯交换等步骤合成再生DMT,再聚合为PET树脂,可提升分子量并实现闭环回收。
3. **后处理**
- 再生颗粒需烘干(回转式烘干机)并风送储存,颗粒直径通常为2-4mm。
技术要点
- **防降解控制**:熔融温度需精确(偏差±5℃),避免分子链断裂。
- **增粘处理**:添加0.5-1%扩链剂可提升特性黏度至0.72-0.78dL/g。
- **智能化升级**: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实时数据监测,提升生产效率与稳定性。
应用与局限
- **用途**:再生颗粒可纺丝制成服装、家纺面料(如RPET环保布),或用于工业填充物。
- **局限**:
- 物理法再生仅适用于非食品领域,循环3次后拉伸强度下降30%。
- 化学法工艺复杂、成本高,但可实现闭环回收。